。早在300年前,康熙皇帝在此修建畅春园,至乾隆年间,海淀镇成为北京第一大镇。
建国后,此地高校云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汇聚于此,虽学术氛围浓厚却默默无闻。4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宁静小镇,无高楼大厦,亦无科技公司。
1980年,核物理学家陈春先开启了中关村科技发展的新纪元。他50年代留学苏联,回国后进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我国托卡马克受控核聚变领域的奠基人。
1978年,陈春先作为中国科学家访美交流的受邀者之一,参观加州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的微电子创业园区后深受触动。他发现硅谷中人人皆具强烈创业精神,科学家与工程师都全力将发明、专利和知识转化为产品,这使他明白了美国高新技术转化迅速的原因。
更让他激动的是,一位美国科学家的话深深触动了他:创业不仅带来财富,其带来的自我实现感更令人难以入眠。
当时,陈春先陷入沉思。上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的研制仅比美国晚半年,然而20年后,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却落后美国一个时代。
在思索中国的“硅谷”应在何处时,他想到加州的斯坦福大学和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人才密集是硅谷诞生的先决条件,而中国清华、北大等高校云集的中关村理应成为中国的“硅谷”。
1980年10月23日,几辆破旧自行车停在中科院物理所仓库门口,陈春先带领十几名同事在此成立了“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的技术发展服务部”,这是北京乃至全国第一个民办科技开发机构的雏形。
此后,中关村悄然变化。每到下班,陈春先的仓库门口便人头攒动,电子所、力学所、北大、清华的青年科研人员纷纷汇聚于此。他们白天上班,傍晚兼职,从事技术咨询、举办技术培养和训练、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牵线元镜片作为兼职报酬。
这种收入方式给陈春先带来诸多争议与责难,有人指责他是“科学二道贩子”。但查账人员检查后发现公司无经济问题,他本人也分文未取。
在创业陷入僵局时,新华社北京分社副社长周洪书发文力挺,引起国务院副总理方毅重视。
1983年元旦,批示肯定陈春先的做法。此后,北京市政府和海淀区政府开创借调科研人员开办公司的先河。到1984年底,金海、四通、信通、科海等公司先后成立。
1986年7月,《科技日报》首次提及“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概念,其南起白石桥,北至中关园,涵盖清华园路、海淀路、科学院路等区域。
1987年,中央组织联合调查组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深入调查,形成20余万字的调查报告呈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经研究,中央决定在中关村建立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1988年5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正式诞生。
1990年初,民办科技公司“姓资还是姓社”的疑云笼罩,加之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影响进出口贸易,热闹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变得冷清,有人质疑非公有制企业能否长久。
在此关头,跟随陈春先创业的纪世瀛挺身而出。身为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的他,撰写文章呼吁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1990年11月23日,由纪世瀛牵头的民营科技公司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100名优秀企业家、100家优秀企业及100个优秀产品受表彰,新闻报道震撼全国,非公有制企业扭转颓势。
1992年南巡谈话后,人们心态安定,发展趋势明确,中关村进入辉煌年代。
1995年,中关村南大街0公里处竖起醒目广告牌,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向北1500米处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公司——瀛海威网络科教馆。
其创立者张树新曾从事记者工作和在国企任职,她创立瀛海威对标微软,致力于普及互联网。
在她的构想中,用户进入瀛海威网络客户端可与世界相连,能在论坛畅聊、邮局收发Email、游戏城娱乐、浏览新闻,还计划开展电子购物和发行虚拟货币等业务。
1998年,张树新壮志未酬无奈辞职,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的先烈。多年后她总结失败原因时说:“我想象过所有事情,瀛海威的失败就是因为太早了。”
同样在1995年的中关村,一家开发桌面软件的公司制作了《中关村启示录》游戏,并在杂志刊登广告,标题为“过把当老板的瘾”,广告开头写道:
朋友,您到过人称中国硅谷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吧?您可曾想过下海当老板?您可曾体验过经商的成功与失败?您是否知道手下汇聚精兵强将,资产千万,叱咤中国高科技领域的感受吗?让您体验这一真实感受的是,由方正集团金山软件公司投资50多万元开发的国内第一个大型商业游戏《中关村启示录》。
该游戏操盘者是金山软件公司总经理、WPS开发者求伯君,撰写广告的是求伯君看好的程序员、日后小米的创立者雷军。
求伯君出生于浙江东部的西山村庄,大学期间为学校开发图书管理系统未获重用。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石油仪器厂,工作几年后辞职遭拒,他毅然扔下户口和档案,带着软件闯入中关村。其软件被四通公司以2000元买下,他入职四通后又受邀加入金山。在金山,求伯君找到发挥才华的舞台。
1988年5月至1989年9月,他每日在旅馆编写WPS,即便肝炎发作也将电脑搬到病房继续,在无团队协助下孤身完成10多万行代码。
WPS的问世让金山公司取得巨大成功,也使汉字处理软件走出国门。但推向市场后,遭遇微软Word的强大竞争。微软集结200多名工程师推出Word汉化版,WPS被逼入绝境,市场占有率锐减。
求伯君毫不退缩,带领团队开发类似Office的盘古软件迎战,遗憾的是盘古未能阻挡Word升级,求伯君赔光WPS奖金。
金山软件陷入困境时,微软来挖人并开出70万美元年薪,求伯君觉得自身不能退,否则团队会散。因公司无研发经费,他卖掉公司奖励的别墅,自筹400多万资金,带领不到10人的团队,每周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艰苦开发。
历经3年多努力,1997年3月,求伯君推出品质不输Word的WPS97。该软件两个月售出12000套,销量超越Word,迫使微软降价。
1998年对中关村乃至中国互联网意义重大。北京市政府发文同意海淀区在中关村西区建设高新技术园区,中关村西区建设工程启动。
四通利方总经理王志东毕业于北大无线年底创立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中关村第一家按硅谷模式架构的企业,1998年与美国华渊公司合并创立新浪网。同年2月,麻省理工博士张朝阳推出搜狐网。
2000年世纪之交,新浪和搜狐在美国上市,雷军主导投资开设卓越网。中关村成为无数追梦人的圣地。
2008年,中关村西区建设初具规模,总建筑面积达340万平方米。当时正值电子卖场鼎盛期,海龙、鼎好、亿世界等电子城有经营商户约8000家,电子科技类产品销售量占全国70%。
2010年,距陈春先开办民营科技公司30年,步入“三十而立”的中关村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者。
2011年4月,车库咖啡开业,虽为咖啡馆,实则是创业者办公平台,“离创业你只差一个车库,离创新你只差一杯咖啡”的宣传语广为流传。开业第十天,车库咖啡迎来科技新媒体36氪举办的第一场活动,此后成为创业团队与投资人交流的热门场所,10年间千家创业企业从车库走出,总融资额超百亿。
2014年,中关村创业大街开街。2015年5月7日,总理来到创业大街的3W咖啡店,经理特调一杯30元香草卡布奇诺,总理看到咖啡杯上“生命不息,折腾不止”八字不禁读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随之在全国兴起。
从1980年至2022年,中关村西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从历史名镇蜕变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国家级高新区发展为自主创新示范区,从电子一条街变为汇聚众多科技公司的创新高地。
2020年,中关村西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达2685亿元,独角兽企业估值累计达2355亿美元。
王兴感叹:“我小时候想不到中国社会能进步到总理力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天。”
1992年,中关村广场矗立着一座名为“生命”的DNA双螺旋雕塑,该结构由沃森和克里克1953年发现。这座金色雕塑象征着中关村人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
中关村的发展壮大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顶层设计者的高瞻远瞩,又有创业者的敢为人先,还有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默默付出。
众人齐心协力、薪火相传,使这片热土的希望之火燃烧数十年,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灯塔。当下,各国面临传统经济增长点失效困境,世界处于大变局,而对科学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始终不变。